水稻免耕法及其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

被引:38
作者
陈友荣
侯任昭
范仕容
陈怀仰
李胜源
梁兴鸿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系,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系,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广东省农资公司科技科,广东省农资公司科技科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免耕法; 生理生态效应;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连续3年6季的研究表明,在地力相似,用肥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免耕撒播法比采用常规耕作插秧法生产水稻,可使稻谷的产量提高1.4%~6.5%,降低生产成本23%~44%。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免耕法能导致水稻的穗粒性状优于常规耕作法,而这种优势的产生则与免耕法能改善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进而有利于提高根系及地上部的生理活性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山东农学院;西北农学院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   少(免)耕法在安徽省国营农场的应用及其发展 [J].
孙作臣 .
安徽农业科学, 1987, (03) :20-26
[3]   南方水田少(免)耕法研究报告 [J].
邵达三 ;
黄细喜 ;
陶嘉玉 ;
王万源 ;
严家瑞 ;
许健 .
土壤学报, 1985, (04) :305-319
[4]   水稻少耕撤播试验及其生理生态特性的分析研究 [J].
陈友荣 ;
侯任昭 ;
关日强 ;
上官永斌 ;
刘萃杰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5, (01) :62-70
[5]   介绍一种新型耕作法——免耕畦土栽培法 [J].
张宗渠 .
云南农业科技, 1981, (05)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