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被引:5
作者
尚会永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企业全球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 工业4.0;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我国应对经济滞胀、产能过剩、债务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政策措施。从短期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眼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以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求升级、化解过剩产能压力的客观要求;但从长期来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的主体力量,其在推动国家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发展、提升居民劳动能力和收入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没有具有全球竞争力企业的带动和引导,因缺乏市场需求而陷入过剩产能和债务危机的企业也会增多。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目标应该侧重于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它们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提升市场经济的质量及应对经济下行所带来的诸种压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4+160 +1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国际经验与中国情境 [J].
黄群慧 ;
余菁 ;
王涛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11) :5-25
[2]   积极应对全球范围的产业集中和资本垄断 [J].
周建军 .
学习与探索, 2017, (01) :97-102
[3]   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所有制 [J].
程恩富 ;
谢长安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 (01) :51-61+158
[5]   马克思生产与消费理论及其当代境遇 [J].
邹广文 ;
宁全荣 .
河北学刊, 2013, 33 (04) :22-26
[6]   企业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比较 [J].
尚会永 .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5) :24-29
[7]   中国产业集中度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J].
郑适 ;
汪洋 .
财贸经济, 2007, (11) :111-117
[8]   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及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J].
刘世锦 ;
冯飞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6) :5-12
[9]   寻求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对宝钢在汽车板市场赢得竞争优势过程的分析 [J].
路风 ;
张宏音 ;
王铁民 .
管理世界, 2002, (02) :110-127
[10]  
隐形冠军[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西蒙,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