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颈内动脉内皮损伤引起血管狭窄模型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宋崇顺
任映
葛新
陈淑长
郭菁
赵凤志
戴欣
杨金铎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药药理学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药药理学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药药理学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药药理学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药药理学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药药理学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血管狭窄; 血流变; TXB2; 6-keto-PGF1; GMP-140; ET-1; CGR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3 [冠状动、静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内皮不同损伤强度在不同时间出现狭窄的相关性。方法由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插入相同规格气囊,分别充入1、2、3Pa的压力,反复重复3次,分别在造型1、2、3周时各处死一批家兔,观察造型家兔血管内皮的病理学改变及相关活性因子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血管内膜损伤强度为2Pa,球囊直径为3.0mm,球囊长度为20mm,插入深度为30mm的条件下,在造型时间为3周时,造型家兔血管内皮可呈现典型狭窄性病理变化,血浆TXB2、GMP-140、ET-1、CGRP含量、全血粘度明显增高,红细胞聚集指数、聚集面积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变形面积、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在球囊压力为2Pa,造型时间为3周时可得到与临床极为相似的狭窄性动物模型,血管内膜、中膜明显增厚,相关活性因子变化显著,能满足药理学研究的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家兔新型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的建立及其动态观察 [J].
李秋梅 ;
王硕仁 ;
赵明镜 ;
崔巍 ;
吕希滢 ;
戴欣 ;
高树彪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4, (01) :25-28+67
[2]   经腹膜后入路建立犬髂动脉狭窄模型 [J].
尚鸣异 ;
王建华 ;
范隆华 ;
李文涛 ;
周康荣 ;
钱晟 ;
符卫国 ;
姜莺 .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2, (04) :324-325
[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对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J].
童传凤 ;
王瑞英 ;
任江华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999, (03) :125-127
[4]   家兔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形态学观察 [J].
巢升平 ;
张才仁 ;
王瑞英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8, (01) :66-68
[5]   PTCA术后再狭窄模型的复制 [J].
毕延发 ;
柳英侠 ;
张淑芹 ;
郑海虹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1997, (01)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