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库区干流水体主要污染负荷来源及贡献

被引:16
作者
朱俊
董辉
王寿兵
王祥荣
张浩
樊正球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
[3]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4] 上海
[5]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6]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水体; 污染负荷; 来源与贡献;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6.05.020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目前三峡水库枯水期已有11.1%的监测断面水质超标。城区江段岸边水质已出现较为严重的污染带。利用面向环境问题的污染负荷计量方法,对长江三峡库区干流水体主要污染负荷来源及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污染负荷2003年总量为2.79万t PO43-当量,其中总磷贡献量最大,占总量的45.8%。其次是总氮和CODCr,分别占37.9%和16.4%。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施肥是主要来源,分别占总量的61.0%和26.3%。水生生态毒性污染负荷为7 612.6t 1,4-二氯苯当量。其中挥发酚和汞贡献量分别占78.0%和21.2%。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占76.52%,重点工业企业的占23.48%。富营养化污染负荷有逐年增加趋势。重点工业企业六价铬和铅,城市污水中挥发酚水生生态毒性污染负荷增加较快。
引用
收藏
页码:709 / 7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Priority assessment of toxic substances in life cycle assessment. Part I: Calculation of toxicity potentials for 181 substances with the nested multi-media fate, exposure and effects model USES–LCA[J] . M.A.J. Huijbregts,U. Thissen,J.B. Guinée,T. Jager,D. Kalf,D. van de Meent,A.M.J. Ragas,A. Wegener Sleeswijk,L. Reijnders.Chemosphere . 2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