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坚持和发展共同理想的几个问题——从社会学视角看新型社会主义
被引:17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杭生
机构
: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来源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2007年
/ 02期
关键词
:
新型社会主义及其特点;
社会转型“向度”;
新布达佩斯学派;
D O I
:
10.14119/j.cnki.zgxb.2007.02.001
中图分类号
:
D6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
0305 ;
030503 ;
摘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社会主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它是一种利用资本主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逐步取得对于资本主义的相对优势、并最后战胜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追求社会和谐、不断探索社会正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不断致力于把公平正义贯彻到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各个方面的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不能不包含许多前所未有的特点。在当前,要坚持和发展这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就要搞清楚目标和手段的联系和区别,搞清楚正义概念也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之分,搞清楚在社会转型问题上关于“向度”分歧的实质,认识新布达佩斯学派在“向度”问题上的误导。面对这样一种处在成长壮大过程中的,但已取得巨大成绩、前途无量的新型社会主义,中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学工作者负有崇高的使命和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对理论创新的积极作用——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杭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敏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06)
:55
-64
[2]
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杭生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1,
(03)
:29
-34
[3]
中国社会大转型
[J].
郑杭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副校长、教授
郑杭生
.
中国软科学,
1994,
(01)
:48
-54
[4]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
←
1
→
共 5 条
[1]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对理论创新的积极作用——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杭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敏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06)
:55
-64
[2]
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杭生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1,
(03)
:29
-34
[3]
中国社会大转型
[J].
郑杭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副校长、教授
郑杭生
.
中国软科学,
1994,
(01)
:48
-54
[4]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