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经济增长效应
被引:21
作者:
许培源
[1
,2
]
程钦良
[1
]
机构:
[1]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科技合作;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D O I:
10.16538/j.cnki.jfe.2020.05.010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一带一路"是创新之路,科技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导和支撑。那么,当前合作的主要国家和模式有哪些?其促进沿线国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效应如何?合作该如何提质增效?文章在分类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9-2017年44个沿线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与中国的科技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合作较多的为东南亚及南亚等地理临近国,且具有偏向性,以技术转移类合作为主;(2)各种科技合作可归并为研发合作类和技术转移类,两者分别通过影响研发能力和知识存量而促进沿线国的经济增长,且对不同技术基础条件的国家作用不同;(3)两类合作在产生经济增长效应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加强,因此两类科技合作同时开展才能充分发挥其效应;(4)若将沿线国分为创新落后者和创新追赶者,则研发合作类的作用效果在两类国家存在明显差异,这既与合作的技术层次和难度有关,也与技术转移类合作直接的生产率效应有关。上述结论说明,"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要因国(地)施策,坚持研发合作和技术转移并举,注重研发合作的基础和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54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