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组织形态与关系模式的创建——体制吸纳问题探讨

被引:16
作者
徐家良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组织形态; 政府创新; 体制吸纳问题; 关系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3 [国务院];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问题与新需求的出现,政府与公民间的沟通交往呈现出多种方式。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时也日益从旧有的组织形态向新型的组织形态转变。虽然仍然是政府体制内的公共事务处理方式,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政府与公民信息沟通以及公民民主参与的困境,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体制吸纳问题关系模式。体制吸纳问题关系模式,能有效解决常态和非常态的问题,降低社会风险值,满足公民预期,保持社会的和谐与活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民间政治参与和体制吸纳的互动——对深圳市公民自发政治参与三个案例的解读 [J].
黄卫平 ;
陈文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 (03) :46-51
[2]   企业吸收能力研究阐述 [J].
高展军 ;
李垣 .
科学管理研究, 2005, (06) :66-69
[3]   论政府供给型制度创新 [J].
王玉明 .
学海, 2005, (02) :107-112
[4]   论政府创新 [J].
谢庆奎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01) :136-143
[5]   建立和完善中国公共行政体制 [J].
薄贵利 .
中国行政管理, 2004, (05) :11-14
[6]   转型期政府体制内的制度变迁——对杭州市市长公开电话的制度分析 [J].
汪锦军 ;
徐家良 .
中国行政管理, 2002, (03) :12-15
[7]   介绍心理学中的两个概念:群化和体制化 [J].
杨宗义 .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 (02) :110-112
[8]  
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俞可平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9]  
中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M].吴知论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
[10]  
制约腐败.[M].(新西兰)杰瑞米·波普著;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研究室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