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世界中的形与象之辨

被引:18
作者
贡华南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哲学系
关键词
形; 象; 形上; 象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04.2 [形象思维];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就外延看,"形"指有形,"象"既可指有形,也包含无形。从实质层面看,形是既成而不能变化者,象是能变化者。形偏于"形状"义而不及内在之生机、生命、精神。或者说,形之内无"对",形只与形之外的他者相对,形的动因往往被理解为形之"上"者、"前"者。象皆有"对",即内含相反相成之"对",故而"象"既指外形,也指内在之质、生机、生命、精神。形与视觉对应,象则是对内外之形的精神(对"感")呈现。"象外无道",及"形上""形下"等观念正基于形与象内涵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120 +1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从“相”到“象”——熊十力哲学的易学归向 [J].
贡华南 .
周易研究, 2007, (01) :82-88
[2]   金沙遗址出土象牙的由来 [J].
黄剑华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3) :11-17
[3]  
周易浅述.[M].(清)陈梦雷撰;周易工作室点校;.九州出版社.2004,
[4]  
周易正义.[M].(魏)王弼;(晋)韩康伯注;余培德点校;.九州出版社.2004,
[5]  
意象探源.[M].汪裕雄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6]  
戴震全书.[M].(清)戴震撰;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委员会;安徽古籍丛书编审委员会编;.黄山书社.1995,
[7]  
周易集解纂疏.[M].(清)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中华书局.1994,
[8]  
文史通义.[M].(清)章学诚著;刘公纯标点;.古籍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