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城市化水平与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18
作者
王永锋
高建华
张智先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城市化; 城市创新能力; 协调度;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2007.04.003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竞争与技术创新日益聚焦于大中城市,创新是城市的灵魂,并引导城市的发展;同时,城市作为创新的“神经中枢”,只有区域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相应的创新才会产生。二者的关系在于城市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对创新起塑造作用,而创新则通过物质与能量的输出,对城市具有反作用。城市与创新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以时空为参照系、城市化水平与创新能力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基于上述理论,运用相关分析、熵权分析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对中原城市群9个省辖市的城市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状况作了综合评价,并在综合和分组两个层面对二者协调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J].
宣国富 ;
徐建刚 ;
赵静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5, (03) :47-51
[2]   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测评及实证分析 [J].
薛风平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2) :16-19
[3]   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欧名豪 ;
李武艳 ;
刘向南 ;
谌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5) :408-412
[5]   三峡库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定量辨识 [J].
黄金川 ;
方创琳 ;
冯仁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2) :153-158
[6]   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测度方法探讨——以江苏无锡市、泰州市为例 [J].
李爱军 ;
谈志浩 ;
陆春锋 ;
张一飞 .
经济地理, 2004, (01) :43-47
[7]   灰色聚类分析法评价城市创新能力 [J].
段利忠 ;
刘思峰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3, (04) :508-512
[8]   21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深层次发展 [J].
王发曾 .
经济地理, 2003, (06) :772-776
[9]   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研究 [J].
范柏乃 ;
单世涛 ;
陆长生 .
科学学研究, 2002, (06) :663-668
[10]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 [J].
柳卸林 ;
胡志坚 .
科学学研究, 2002, (05) :55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