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群体理论评述

被引:33
作者
庄家炽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参照群体; 参照模型; 研究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本文立足已有文献,对参照群体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进行回顾与评述,试图梳理各领域学者在概念辨析、模型建构等方面的实践,以及参照群体理论所取得的进展。通过构建相关性与信息可获得性,本文对影响人们参照群体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揭示了参照群体的形成机制与过程。参照群体理论对于理解目前的社会现状具有重要意义,能为我国转型期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但是目前仍没有理论对参照群体的形成机制做出系统的、中国化的解释。在概念和方法上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97+245 +245-24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互联网动员与代工厂工人集体抗争 [J].
汪建华 .
开放时代, 2011, (11) :114-128
[2]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态度和行为选择 [J].
李培林 ;
田丰 .
社会, 2011, 31 (03) :1-23
[3]   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 [J].
张静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6) :41-57+243
[4]   中国城市居民的分配公平感研究 [J].
马磊 ;
刘欣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5) :31-49+243
[5]   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 [J].
怀默霆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1) :96-120+244
[6]   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 [J].
刘欣 .
社会学研究, 2007, (06) :1-14+242
[7]   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 [J].
刘欣 .
社会学研究, 2002, (01) :81-90
[8]   城市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实证研究 [J].
郭星华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 (03) :71-78
[9]  
乡土中国[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 2012
[10]  
现代社会心理学[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周晓虹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