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镇化视角的绿洲城市用水变化驱动效应分析

被引:14
作者
鲍超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化; 水资源利用; 驱动效应; 完全分解模型; 西北干旱区;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2.06.022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城镇化是驱动区域用水变化的双刃剑,既可以通过刺激生产来促进用水总量增长,也可以通过优化用水结构和提高用水效率来抑制用水总量增长。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通过构建城镇化驱动用水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定量测度了2000-2011年张掖市人口和经济城镇化过程对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变化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张掖市人口和经济城镇化过程对用水总量均具有明显的减量效应,对用水效率均具有明显的增量效应,而且与人口和经济城镇化速度高度相关。因此建议干旱区绿洲城市在水资源约束下,应将城镇化作为优化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用水结构,提高经济效率以及用水效率,并最终实现水-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抓手。该结论对于科学认识干旱区绿洲城市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88 / 9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研究思考 [J].
陈亚宁 ;
杨青 ;
罗毅 ;
沈彦俊 ;
潘响亮 ;
李兰海 ;
李忠勤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1) :1-9
[2]   干旱区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评价:以新疆为例 [J].
张雷 ;
杨波 ;
程晓凌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5) :713-718
[3]   支撑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水资源供需结构调控分析 [J].
邓铭江 ;
李湘权 ;
龙爱华 ;
章毅 ;
汪党献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3) :379-390
[4]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评价 [J].
马利邦 ;
牛叔文 ;
李怡欣 ;
杨丽娜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1) :194-200
[5]   城市化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互动机理及调控模式 [J].
鲍超 ;
方创琳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0, (12) :19-23+65
[6]   辽宁省产业用水变化驱动效应分解与时空分异 [J].
孙才志 ;
王妍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244-252
[7]   中国1990~2004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效应的分解分析 [J].
刘建兴 ;
王青 ;
孙鹏 ;
顾晓薇 ;
李广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1) :61-68
[8]   河西走廊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量化研究 [J].
鲍超 ;
方创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301-310
[9]   工业用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用水库兹涅茨曲线 [J].
贾绍凤 ;
张士锋 ;
杨红 ;
夏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3) :279-284
[10]   城市化发展与水系统的演变 [J].
高云福 .
城市勘测, 1998, (03)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