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城乡关系简论

被引:14
作者
宫玉松
机构
[1] 山东财政学院
关键词
乡村城市化; 城乡人口流动; 城市工业; 农村购买力; 城镇; 社会分工; 经济; 城乡经济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产品价格; 商品价格; 半殖民地; 简论;
D O I
10.16346/j.cnki.37-1101/c.1994.06.006
中图分类号
F299.295 [];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在近代中国社会大变迁的背景下,城乡关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呈现出新旧交替、由传统趋向近代化的复杂的过渡形态特征。一方面近代意义日趋增强,表现在城乡社会分工扩大,乡村城市化发展,城乡相互联系与依存加深,城乡贸易与人口流动加强等,另一方面又因袭了浓厚的传统色彩,表现在比较完整的近代意义上的城乡关系只存在于少数地区,城市数量少、经济辐射力和带动作用弱,农村商品经济不发达,城乡经济联系依然相当隔绝等。同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结构又使城乡关系带有严重的半殖民地色彩和高度的空间不平衡性。近代性、前近代性、半应民地性、不平衡性相互交错,使城乡关系严重扭曲而畸形,尽管其中透露出若干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亮色,但最终未能冲破浓重的黑暗。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