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时还是证明:人工智能时代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被引:23
作者
刘伟兵
机构
[1]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活劳动; 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改变。智能机器通过对人们智能的模拟,能够部分或全部取代人们的劳动,实现生产方式的智能化革命。这一智能化生产方式并没有动摇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因为智能机器作为对象化劳动,只是转移自身的价值到商品,并没有创造价值。而人的直接劳动虽然被取代,但却是以间接劳动的方式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创造价值的依旧是人的活劳动。而智能化生产方式之所以能够生产更多的价值量,是因为它是一种复杂劳动并且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我们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应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就业压力,以及建构科学系统的劳动价值论话语体系,增强在经济解释上的话语权。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109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第四次工业革命[M]. 中信出版社 , 施瓦布, 2016
[2]  
劳动价值论争论评说[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余陶生, 2016
[3]  
高级人工智能[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丁世飞, 201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 199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9
[7]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诠释的三个维度 [J].
薛峰 ;
何云峰 .
重庆社会科学, 2019, (09) :61-69
[8]   弱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制度 [J].
胡斌 ;
何云峰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9, (04) :5-14
[10]   人工智能、智能经济与智能劳动价值——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考 [J].
何玉长 ;
宗素娟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 (10) :36-4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