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私法说还能维持多久——行为经济学对时下民法学的潜在影响

被引:47
作者
徐国栋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罗马法研究所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意思自治原则; 有限的理性; 经济人假设; 不对称家长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本文研究了行为经济学以三个“有限”取代三个“完全”对于民法理论变革的影响:意思自治原则的崩溃、从父亲到儿子的运动的发生、不对称家长制的接受、民法与经济法界限的重新厘清。批判了民法理论100多年来的过渡稳定现象,呼吁根据新时代精神建构新民法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行为法学的对象、体系和方法.[A].李放;.None.1993,
[2]   行为经济学和消费经济行为 [J].
肖经建 .
消费经济, 2005, (01) :47-50
[3]   论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 [J].
李爱梅 ;
凌文辁 .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2005, (01) :24-29+137
[4]   行为法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聚焦经济理性 [J].
周林彬 ;
黄健梅 .
学术研究, 2004, (12) :63-72
[5]   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的修正和发展 [J].
刘波 ;
戴辉 ;
孙林岩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3) :62-66
[6]   从“心理账户”透视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 [J].
李爱梅 ;
肖胜 ;
凌文辁 .
经济论坛, 2004, (11) :16-17
[7]   经济学发展新方向:心理学发现对经济学的影响 [J].
赵红军 ;
尹伯成 .
南开经济研究, 2003, (06) :30-34
[9]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张文显著;.法律出版社.2006,
[10]  
西方人学观念史.[M].李晓南等撰稿;赵敦华主编;.北京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