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的研究

被引:41
作者
唐克丽
张仲子
孔晓玲
查轩
史瑞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皇甫川; 下游河床; 土壤退化; 土壤贫瘠化; 土地退化; 泥沙; 产沙; 养分含量; 窟野河; 坡耕地; 耕层土壤; 有效养分;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1987.06.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黄河干支流悬移质泥沙(采自1983年)和流失地土壤的颗粒组成与养分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黄河下拧河床淤积的泥沙以0.05—0.25毫米的颗粒为主,大于0.25亳米的颗粒组成低于1%,它们与流失地耕层土壤、黄土沉积物及风积砂的颗粒组成类同。皇甫川与窟野河的泥沙中可见到产自基岩剥蚀物的大于0.25毫米的粗颗粒,但在黄河干流中基本未见。为进一步查明黄河下游河床粗颗粒泥沙的来源,应划分大于0.25毫米粒径的粗颗粒。黄河大部分支流泥沙中的有效养分接近耕层的低限或平均水平,其中速效碘为耕层含量的2倍以上。加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对防止土壤养分流失和减少入黄泥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杏子河流域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J].
唐克丽 ;
郑世清 ;
席道勤 ;
孙清芳 ;
刘炳武 .
水土保持通报, 1983, (05) :43-48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研究初报 [J].
唐克丽 ;
张仲子 ;
孔晓玲 ;
史瑞云 ;
黄少燕 .
环境科学, 1984, (06)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