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家庭行为、产量选择与中国经济史上的谜题——一个考察中国未能发生工业革命的微观视角

被引:5
作者
赵红军 [1 ,2 ]
机构
[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农业与城乡协调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农民家庭行为; 产量选择; 有限理性; 中国经济史上的谜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9 [中国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在中国经济史上,农民家庭始终是一个足够理智的经济个体。尽管中国经济史上曾多次出现过诱发农民走出农业、农村,迈入工商业和城市的历史机遇,但在外在生态条件和多重制度约束下农户出于个体理性算计的结果,仍然选择以农为主、工商为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他们不像资本主义企业那样追求利润最大化,他们也不像雇佣劳工那样追求工资收入最大化,而是追求产量最大化和家庭的全员就业,这种多重约束下的有限理性乃是导致中国未能及时发生工业革命并迈入现代增长阶段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1+188 +18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李约瑟之谜:经济学家应接受旧解还是新解? [J].
赵红军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4) :1615-1646
[2]   1823—1829年华亭—娄县地区的物价 [J].
李伯重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46-61
[3]   农地的零细化 [J].
赵冈 .
中国农史, 1999, (03) :2-6
[4]  
中国历代状元录[M].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周亚非[著], 1995
[5]  
中国经济制度史[M].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赵冈, 199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M].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中国地图出版社 编制, 1990
[7]  
A Critical Survey of Recent Research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2 Kent G Deng.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