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灌区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其支撑技术体系研究附视频

被引:38
作者
杨培岭 [1 ]
李云开 [1 ,2 ]
曾向辉 [3 ]
杨进怀 [4 ]
郭强 [5 ]
任树梅 [1 ]
苏艳平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4] 北京市水务局
[5] 北京市水利水电技术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态灌区; 建设; 支撑技术; 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4 [灌溉制度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在灌区建设中引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索性地将灌区范围视为一个有机的"人工—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界定了灌区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生态灌区的基本概念,并重点阐述了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系统恢复与重构、水景观与水文化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等生态灌区建设的支撑体系关键技术内容,最后指明了未来的研究难点与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52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地下水位对河套灌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J].
高鸿永 ;
伍靖伟 ;
段小亮 ;
徐胜利 ;
陈爱萍 ;
姜文英 ;
刘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4) :134-138
[2]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技术支撑体系及研究重点 [J].
许迪 ;
龚时宏 .
水利学报, 2007, (07) :806-811
[3]   生态型灌区理念及构建措施初探 [J].
顾斌杰 ;
王超 ;
王沛芳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 (12) :7-9
[4]   拟建大柳树灌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J].
张景光 ;
杨根生 ;
王新平 ;
李新荣 .
中国沙漠, 2004, (02) :115-122
[5]   建设生态灌区的思考——用生态文明观,拓展思路,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 [J].
姜开鹏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4, (02) :4-10
[6]   我国农田灌溉的水环境问题 [J].
周维博 ;
李佩成 .
水科学进展, 2001, (03) :413-417
[7]   景电灌区开发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J].
王辉 .
生态学报, 1999, (03) :3-5
[8]  
中国土壤质量[M]. - 科学出版社 , 曹志洪等, 2008
[9]  
干旱内陆区水盐监测与模型研究及其应用[M]. - 科学出版社 , 董新光, 2007
[10]  
健康土壤学[M]. - 科学出版社 , 周启星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