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率与创新工资门槛假说:基于中国经验数据分析

被引:33
作者
张庆昌 [1 ]
李平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2]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产率; 工资; 创新; 门槛;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1.11.00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99.24 [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83305 ;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现有理论基础上,结合荷兰等国家的经验事实,本文提出了创新工资门槛假说:工资上涨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但存在门槛效应。基于Hansen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使用中国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省级面板数据证实了该假说的存在。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中,工资水平低于23012.16元的省份有6个,他们可能陷入"低工资—低创新"陷阱;工资水平处于创新最佳状态的省份有22个。"三资"企业中,7个省份的工资水平处于创新的最佳状态。在控制变量中,国内市场需求与生产率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工资上涨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下降:1952—2008 [J].
李平 ;
张庆昌 .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3) :49-63
[2]   工会是否提高了工人的福利?——来自12个城市的证据 [J].
姚洋 ;
钟宁桦 .
世界经济文汇, 2008, (05) :5-29
[3]   经济转型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 [J].
蒋殿春 ;
张宇 .
经济研究, 2008, (07) :26-38
[4]   营养效率工资模型适用性检验 [J].
丁昊宁 ;
龚晨晨 .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7, (05) :57-59
[5]   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J].
范红忠 .
经济研究, 2007, (03) :33-44
[6]   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J].
张海洋 .
经济研究, 2005, (05) :107-117
[7]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8]   关于现代西方效率工资理论的评述 [J].
张德远 .
财经研究, 2002, (05) :73-80
[9]  
硅谷优势[M]. - 人民出版社 , 李钟文等主编, 2002
[10]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王小鲁,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