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反贫困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33
作者
黄承伟 [1 ]
刘欣 [2 ]
机构
[1]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贫困; 反贫困; 理论述评;
D O I
10.13727/j.cnki.53-1191/c.2016.02.008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以"十二五"时期国内学者的反贫困理论研究文献为基础,基于经济增长、个体发展、制度文化、组织、区域系统以及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体系等视角,对国内贫困研究领域的反贫困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在研究和比较西方反贫困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综合性的分析框架。从个体和社会结构出发的社会学研究为反贫困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总体上看,国内现有反贫困理论研究侧重西方反贫困理论的应用研究,对理论本身的适用性重视不够,应提高国内贫困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整体性和系统性,为国家反贫困战略政策体系的完善提供持续系统的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试论习近平扶贫观 [J].
王辉 .
人民论坛, 2015, (20) :208-210
[2]   包容性增长减贫策略研究 [J].
文雁兵 .
经济学家, 2015, (04) :82-90
[3]   中国绿色减贫指数研究 绿色减贫理论综述 [J].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课题组 ;
张琦 ;
胡田田 .
经济研究参考, 2015, (10) :25-32
[4]   自组织理论视阈下构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 [J].
黄泽海 ;
侯春娥 .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 16 (01) :87-90
[5]   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问题解读 [J].
吴芳 ;
尹德志 .
世界农业, 2015, (02) :171-175+204
[6]   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机制解析——以沪滇合作为例 [J].
陈忠言 .
经济问题探索, 2015, (02) :90-94+125
[7]  
贫困理论比较研究与中国反贫困实践[J]. 刘建华,丁重扬,王纪成.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 2014(00)
[8]   多维贫困“行动—结构”分析框架下的生计脆弱——基于武陵山区的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 [J].
李雪萍 ;
王蒙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 (05) :1-9
[9]   我国场域内的反贫困逻辑:基于多维理论视角 [J].
林雪霏 .
重庆社会科学, 2014, (09) :43-52
[10]   社会资本在减轻农村贫困中的作用: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J].
周晔馨 ;
叶静怡 .
南方经济, 2014, (07) :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