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地区植被类型变化气候效应的虚拟数值试验

被引:9
作者
张耀存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
关键词
植被类型变化; 区域气候; 虚拟数值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 (RegCM 2 )对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东部、华北西部两个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植被类型分别由草地变为农田和森林后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程度进行虚拟数值试验 ,结果表明 ,我国北方地区植被类型由草地变为耕地或森林将使得这些地区夏季降水减少 ,温度升高 ,5 0 0hPa位势高度升高 ,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的位势高度降低 ,从而使副高减弱 ,不利于我国北方的降水增加 .从虚拟数值试验的对比中可发现 ,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地区植被类型改变比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植被类型改变所引起的降水减少、温度升高和副高减弱效果显著 .此外 ,对于同一个地区的植被类型改变而言 ,由草地变为森林比由草地变为耕地所引起的降水减少、温度升高和 5 0 0hPa位势高度变化效应大 .因此 ,根据数值试验结果可知 ,退耕还草可能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改善环境的有效方式 ,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为开展有序人类活动的最佳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84 / 6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北方干旱化研究——面向国家需求的全球变化科学问题 [J].
符淙斌 ;
安芷生 .
地学前缘, 2002, (02) :271-275
[2]   东亚季风区气候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诊断和模拟研究 [J].
符淙斌 ;
温刚 ;
谢力 ;
赵茂盛 ;
袁慧玲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281-294
[3]  
植被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Ⅰ:初步模拟结果[J]. 郑益群,钱永甫,苗曼倩,于 革,孔玉寿,章东华.气象学报. 2002(01)
[4]  
植被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Ⅱ:机理分析[J]. 郑益群,钱永甫,苗曼倩,于 革,孔玉寿,章东华.气象学报. 2002(01)
[5]   中国北方干旱化的几个问题 [J].
符淙斌 ;
温刚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1) :22-29
[6]   恢复自然植被对东亚夏季气候和环境影响的一个虚拟试验 [J].
符淙斌 ;
袁慧玲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08) :691-695+706
[7]   高分辨嵌套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中、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的数值模拟 [J].
范广洲 ;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1999, (04) :641-648
[8]   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季风雨带演变的模拟 [J].
符淙斌 ;
魏和林 ;
陈明 ;
苏炳凯 ;
赵鸣 ;
郑维忠 .
大气科学, 1998, (04) :140-152
[9]   NCAR RegCM2对东亚区域气候的模拟试验 [J].
罗勇 ;
赵宗慈 .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S1) :125-134
[10]  
Simulation of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climate in China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J] . Gao Xuejie,Luo Yong,Lin Wantao,Zhao Zongci,Filippo Giorgi.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