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中性监管改革效果评价与启示

被引:5
作者
和军
谢思
机构
[1]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竞争中性; 监管改革; 国际比较; 评价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通过利用产品市场监管(PMR)、行业监管机构治理(GSR)和公私伙伴关系(PPP)三个国际组织通用的竞争中性监管评估指标对10个典型国家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竞争中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各国竞争中性监管实施效果及优劣原因。结果显示,欧盟国家排名靠前,金砖国家排名靠后,国家之间在"国有企业治理"与"评估竞争的影响"两项指标上差距最大,"关税壁垒"两极分化,成为监管改革最大障碍。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竞争中性运用越好,监管改革越为深入。借鉴他国实践经验,中国竞争中性监管改革中应以市场化为利器,破除利益藩篱;以公正化为抓手,优化监管生态;以法治化为保障,营造公平环境;以创新化为动力,提高监管效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竞争中性原则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实施 [J].
巴曙松 .
当代金融研究, 2019, (04) :1-4
[2]   竞争中性的理论脉络与实践逻辑 [J].
刘戒骄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6) :5-21
[3]   竞争中性视域下的国有企业改革 [J].
黄速建 ;
肖红军 ;
王欣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6) :22-40
[5]  
政府的功能及其限度——评林毅夫与田国强、张维迎的论争[J]. 朱富强. 政治经济学报. 2016(02)
[6]   “竞争中立”视角下的TPP国有企业条款分析 [J].
沈铭辉 .
国际经济合作, 2015, (07) :19-24
[8]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新变化:竞争中立原则的应用与实践 [J].
张琳 ;
东艳 .
国际贸易, 2014, (06) :48-51
[9]   中国行业性行政垄断的强度与效率损失研究 [J].
于良春 ;
张伟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16-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