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变化研究

被引:79
作者
杨子 [1 ]
马贤磊 [1 ]
诸培新 [1 ]
马东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规划管理局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收入; 收入不平等; 倾向值匹配; 夏普里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土地流转作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土地流转能否显著增加农民收入,达到改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目的,现有研究并未得到一致结论。本文在文献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PSM)方法和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分解(Shapley Value)方法,从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两个维度实证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参与土地流转能够显著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土地流转使转入户家庭人均总收入和农业收入显著提高18.18%和72.46%,并且大规模转入的农户人均总收入的增加程度显著高于小规模转入农户,说明土地流转存在规模效应。土地流转对转出户的收入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完善,没有显化租金;另一方面劳动力转移先于土地流转,使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劳动力的释放作用不显著。(2)土地流转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贡献度为4.19%,排名第五,表明土地流转不是造成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和村庄特征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影响较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通过完善农地流转市场,稳定土地租金水平,使转出户获得合理的租金收入;第二,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转入户农业经营收入,缩小农户与非农经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三,提高农户就业竞争力,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转出户非农务工收入。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农户行为视角下农地流转诱因及其福利效应研究 [J].
陈飞 ;
翟伟娟 .
经济研究, 2015, 50 (10) :163-177
[2]   中部地区农地流转经济效益分析——基于湖北省27个村313户农户的调查 [J].
曹瑞芬 ;
张安录 .
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 (09) :66-72
[3]   农地流转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 [J].
朱建军 ;
胡继连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3) :75-83+124
[4]   农地制度、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民收入增长 [J].
冒佩华 ;
徐骥 .
管理世界, 2015, (05) :63-74+88
[5]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尺度:效率抑或收入 [J].
郭庆海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7) :4-10
[7]   农户土地租赁行为及其福利效果 [J].
李庆海 ;
李锐 ;
王兆华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1) :269-288
[8]   劳动力流出后“剩余土地”流向对于当地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J].
韩菡 ;
钟甫宁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4) :18-25
[9]   土地流转对农民收益的效果评价——基于DID模型分析 [J].
薛凤蕊 ;
乔光华 ;
苏日娜 .
中国农村观察, 2011, (02) :36-42+86
[10]   关系对农村收入差距的贡献及其地区差异——一项基于回归的分解分析 [J].
赵剑治 ;
陆铭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1) :363-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