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犯罪惩治中两元化刑事政策的构建——基于企业犯罪惩治负外部效应克服的思考

被引:12
作者
李本灿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2]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
关键词
企业犯罪; 负外部效应; 合规计划; 自我管理; 刑事政策;
D O I
10.13796/j.cnki.1001-5019.2014.05.020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面对日益严峻的企业犯罪态势,加强刑罚力度是应然选择,但由此产生的负外部效应也是应当考虑的问题。安然事件之后,美国企业犯罪的刑事政策呈现出个人责任与企业本体责任相背而行的趋势:一方面显著加强个人责任,另一方面针对企业的缓起诉大量运用。两元化刑事政策不仅实现了报应和正义,而且克服了刑罚的负外部效应。此外,企业缓起诉的运用推动了企业合规计划(corporate compliance programs)的建立,实现了犯罪预防由单纯的刑罚惩罚转向刑罚和企业自我管理并行的两元化预防模式。这样的制度是否值得借鉴、如何借鉴是我国刑法学界需要予以关注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严而不厉”的审计监管政策模式 [J].
孙雅娟 .
中国证券期货, 2013, (09) :80-81
[2]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惩处强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基于160例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分析 [J].
全世文 ;
曾寅初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04) :87-94
[3]   在华外国公司犯罪的规律分析与应对策略 [J].
于志刚 .
中国法学, 2012, (05) :163-180
[4]   从中国犯罪率数据看罪因、罪行与刑罚的关系 [J].
白建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2) :144-159+223
[5]   论公司犯罪的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 [J].
蒋熙辉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7, (02) :87-90
[7]   慎行缓起诉制度 [J].
刘磊 .
法学研究, 2006, (04) :80-87
[8]   (法人)单位犯罪立法理论与实践运作的逆向评价 [J].
杨兴培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1, (03) :19-23
[9]  
公司犯罪刑事责任问题研究.[M].蒋熙辉;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10]  
法人刑事责任的初步反思.[M].张克文;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