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启示

被引:74
作者
叶文振
刘建华
夏怡然
杜娟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系,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性别; 劳动力; 就业调查; 女大学生; 女生; 用人单位; 用工单位; 大学生就业难; 就业期望; 统计性歧视理论; 同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3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本研究利用2002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个人问卷调查资料,对女大学生是否“同民同工”问题进行多变量的统计模拟,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劳动力市场歧视女大学毕业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确实会减小女大学生落实就业单位的概率,造成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与女性生理特征相关联的高劳动成本、对女大学生的统计性成见,以及“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观念是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与对策 [J].
刘燕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1) :88-89
[3]   试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J].
张素叶 ;
张效英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47-49
[4]   女大学生职业角色刻板印象研究 [J].
王勇慧 .
青年研究, 1999, (09) :28-34
[5]   关于“女性就业难”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J].
李文胜 .
江汉论坛, 1999, (05) :69-72
[6]   试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J].
张建奇 .
吉林教育科学, 1996, (09) :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