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土地综合利用探析——以张掖市为例

被引:5
作者
王生荣 [1 ]
曾凡江 [2 ]
机构
[1] 甘肃联合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绿洲; 农业土地; 综合利用; 张掖; 河西走廊;
D O I
10.13866/j.azr.2010.02.024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为例,进行了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计算和农业内部产业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种植粮食作物的人口承载力要远远大于畜牧业,而从农业内部不同产业综合效益分析来看,草畜业要大于种植业。考虑到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将未来绿洲农业土地的利用模式调整为:耕地种植业和耕地草畜业的用地比例为1∶2左右;耕地种植业中,稳定口粮生产,压缩饲料粮生产,提高饲草种植比例;畜牧业中,压缩耗粮型猪禽养殖数量,发展节粮型草畜(牛、羊)的数量,提高食草性畜牧业比重;调整种植业、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结构,建立绿洲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兼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甘肃年鉴.[M].甘肃年鉴编委会编;朱文兴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模型与决策支持.[M].谢高地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3]  
土地资源学.[M].常庆瑞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  
畜牧业经济管理.[M].内蒙古农牧学院主编;.农业出版社.1985,
[5]  
农业投资经济效果研究.[M].刘天福 编.农业出版社.1985,
[6]  
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分析.[D].张晓东.兰州大学.2007, 04
[7]  
水资源短缺约束下的黑河中游张掖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冉红.西北师范大学.2004, 04
[8]   区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J].
杨剑 ;
魏雅丽 ;
王立国 ;
喻光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0) :8729-8731+8829
[9]   现代农业地理与土地利用创新研究——贺吴传钧先生90华诞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8, (04) :353-358
[10]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绩效分析 [J].
周峰 ;
濮励杰 ;
彭补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3) :392-4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