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场强格局演化及空间自相关特征

被引:40
作者
黄金川 [1 ]
孙贵艳 [1 ,2 ]
闫梅 [1 ]
刘涛 [3 ]
肖磊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城市作用场强; 距离摩擦系数; 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将城市场强与空间自相关结合起来,研究中国661个城市辐射场强和城市间的互动关联强度。从场强看,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辐射作用增长迅速,已形成全国性的辐射圈层结构;围绕沿海特大城市及武汉、郑州、重庆、成都等中西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已具备孵化若干区域级城市群的城市化土壤;在地区尺度范围,全国大量地区性中心城市所形成的辐射场强,则培育了都市区发育的城市化土壤。从互动关联强度看,沿海地区城市间相互作用和互动关联性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不仅促进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超级城市群的日趋成熟,而且推动辽中南、山东半岛等次级城市群发展壮大。然而,内陆地区大部分城市目前还处于相对孤立发展状态,城市间互动关联性较弱,城市群发育潜力尚未得到真正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355 / 13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上海都市圈城市间经济流测度 [J].
罗守贵 ;
金芙蓉 ;
黄融 .
经济地理, 2010, 30 (01) :80-85
[2]   基于时间可达性的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分——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张莉 ;
陆玉麒 ;
赵元正 .
地理研究, 2009, 28 (03) :803-816
[3]   中国城市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与规律分析 [J].
陈刚强 ;
李郇 ;
许学强 .
地理学报, 2008, (10) :1045-1054
[4]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J].
顾朝林 ;
庞海峰 .
地理研究, 2008, (01) :1-12
[5]   中国城市影响域的空间格局研究 [J].
梁书民 ;
白石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7, (06) :15-20+71
[6]   苏南沿江城镇扩展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 [J].
马荣华 ;
顾朝林 ;
蒲英霞 ;
马晓冬 ;
朱传耿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11-1022
[7]   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以沈阳市为例 [J].
杜国明 ;
张树文 ;
张有全 .
地理研究, 2007, (02) :383-390
[8]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 [J].
刘承良 ;
余瑞林 ;
熊剑平 ;
朱俊林 ;
张红 .
地理研究, 2007, (01) :197-209
[9]   当代中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定量研究 [J].
李震 ;
顾朝林 ;
姚士媒 .
地理科学, 2006, (05) :5544-5550
[10]   广州城市腹地划分及变化研究 [J].
孔凡娥 ;
周春山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6, (04)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