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的突变模型

被引:8
作者
沈斐敏
机构
[1]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致因分析; 突变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91.31 [交通事故处理、分析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0306 ; 0838 ;
摘要
利用非线性科学领域的突变论分析交通事故致因,构建了交通事故致因的突变模型,给出了交通事故突变模型的势函数形式,分析了系统在稳定区和非稳定区域状态变化的定量关系,并解释了交通事故发生前后系统控制参数的连续变化引起系统状态的突然变化以及不同的控制参数对事故危害结果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要想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控制人为因素和物的因素之组合落在稳定区域内,防止系统的状态越过潜在突变区;防止事故发生的基本原理就是使人和物的运动轨迹在临界点外。
引用
收藏
页码:751 / 754+758 +7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煤层底板突水的突变理论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J].
王凯 ;
位爱竹 ;
陈彦飞 ;
俞启香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01) :14-17+3
[2]   证券收益的尖点突变模型 [J].
李智明 ;
师恪 .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125-129
[3]   初等突变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J].
姜璐 ;
于连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10) :113-117
[4]   沉积盆地的突变特征及尖点突变模型的应用研究 [J].
李琼 ;
李正文 ;
蒲勇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1) :64-69
[5]   非线性动态市场价格的突变分析 [J].
徐玖平 ;
唐建平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 (04) :48-53
[6]   基于突变论对露天矿排土场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 [J].
李如忠 ;
陈天好 .
矿业快报, 2000, (01) :8-10
[7]   油气储集层突变理论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J].
李正文 ;
唐建明 ;
鄢永玲 ;
熊兴德 .
矿物岩石, 1998, (03) :88-94
[8]   用突变理论分析大坝及岩基稳定性的探讨 [J].
顾冲时 ;
吴中如 ;
徐志英 .
水利学报, 1998, (09) :3-5
[9]   事故致因的突变模型 [J].
钱新明,陈宝智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5, (02) :1-4
[10]   初等突变理论在Hamilton系统中应用的一个例子 [J].
凌复华 ;
魏焕民 .
力学学报, 1985, (01) :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