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工业化,还是再金融化?——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的实质与前景

被引:22
作者
张晨 [1 ]
冯志轩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美国经济复苏; 再工业化; 金融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71.2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虽然当前美国经济增长呈现复苏态势,但美国本轮复苏并非是"再工业化"带来的,而是深度依赖"再金融化"的"食利型增长"。这一模式主要依赖金融地产泡沫及其所来带的财富效应,因此不仅不可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反而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经济金融化的程度,使美国的经济复苏走在通往新危机而不是新繁荣的道路上。未来的危机将宣告美国"再工业化"的全面失败,表明美国没有能力摆脱金融化的趋势,重建一个建立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基础上的积累体制,这将郑重宣告美国资本主义"寒冬"的到来。因此,中国既要强化自身金融监管,有序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又要对未来势必发生的美国金融危机有所预判,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要吸取美国经济金融化和去工业化的教训,防止经济脱实向虚,避免经济陷入过度金融化的陷阱。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8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自由主义与金融化 [J].
张晨 ;
马慎萧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4, 5 (04) :86-103
[2]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与中国制造业转型研究 [J].
崔日明 ;
张婷玉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 (06) :21-30
[3]   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 [J].
唐志良 ;
刘建江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2, (02) :12-20
[4]   高盛的利益就是美国的利益——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 [J].
罗伯特布伦纳 ;
齐昊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0, 1 (02) :77-108
[5]   Dynamics of output and employment in the US economy [J].
Basu, Deepankar ;
Foley, Duncan K. .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3, 37 (05) :1077-1106
[6]  
美国经济或继续陷入“失落”中.[N].宦佳;郭维毅;.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
[7]  
繁荣与泡沫.[M].(美)罗伯特·布伦纳(RobertBrenner)著;王生升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