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推理与“格赖斯循环”的消解

被引:94
作者
徐盛桓
机构
[1] 河南大学
关键词
常规推理; 格赖斯循环; 相邻/相似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12.3 [归纳推理(归纳法)];
学科分类号
010104 ; 010105 ;
摘要
“格赖斯循环”的症结在于“明说的”与“隐含的”区分得太绝对。含意本体论认为,含意性是话语的基本特征,话语“明说的”显性表述通常都不完备,有待它所蕴含的隐性表述加以补足或阐释;补足或阐释依赖的是常规关系和常规推理。从比较抽象的层次来说,常规关系可表现为两事物间的两种基本关系:[相邻关系±]和[相似关系±]。话语提到的有相邻/相似关系的事物分别倾向于被识解为一个整体,一关系体的存在总是内在地蕴含着另一关系体的存在,从而有可能将不完备的表述连成一个可以连通、解释和预测的网络。根据这样的原理可以建立起含意的常规推理模型。这样来看待话语和含意,格赖斯的推导循环就可被消解。从常规推理角度研究“格赖斯循环”的消解,有可能对语言运用是如何达成理解这一问题获得更多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0+240 +2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成都小吃团”的认知解读 [J].
徐盛桓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6, (02) :18-24
[2]   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 [J].
徐盛桓 .
中国外语, 2005, (05) :10-16
[3]   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 [J].
徐盛桓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2, (01) :6-16
[4]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探微——一份建议性的提纲 [J].
徐盛桓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1, (05) :1-10
[5]   话语的含意性 [J].
徐盛桓 .
外语研究, 1996, (03) :2-9
[6]   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下) [J].
徐盛桓 .
现代外语, 1993, (01) :7-11
[7]  
语文常谈[M]. 三联书店 , 吕叔湘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