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附视频

被引:8
作者
徐晓今 [1 ]
黎凯 [2 ]
王幼奇 [3 ]
机构
[1]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3]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脑病科
关键词
中风; 气虚血瘀; 针刺; 补阳还五汤; 症状评分;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D O I
10.13729/j.issn.1671-7813.2014.08.67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补阳还五汤(赤芍15g,黄芪50g,川芎、当归、地龙各15g,杜仲30g,牛膝25g,红花15g,桃仁、穿山甲各10g,麦冬25g,龟甲20g;便秘加麻子仁、肉苁蓉,头晕耳鸣明显加钩藤、菊花,血瘀明显加三七),1剂/d,水煎300mL,早晚口服。治疗组30例针刺,取穴百会、风池、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髀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太溪,辨证加减,30min/次,1次/d;补阳还五汤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12例,显著10例,进步6例,稍进步1例,无变化1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基本恢复8例,显著7例,进步10例,稍进步2例,无变化3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评分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黎凯教授从风论治眩晕 [J].
戚勇 ;
黎凯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 27 (01) :12-13
[2]   试述以“虚”为核心的中风病机观 [J].
钞建峰 ;
贾慧 ;
孙风平 .
中医药学报, 2011, 39 (02) :67-68
[5]  
中医内科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周仲瑛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