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在新增其他用地配置中的应用

被引:35
作者
付海英
郝晋珉
朱德举
石英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耕地适宜性评价; 自然生产潜力评价系统; 发展压力评价系统; 建设用地配置; 城市边缘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针对城市边缘带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与农用地大量减少的矛盾,构建了土地自然生产潜力评价系统和土地发展压力评价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并以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为例,评价了城市边缘带土地的自然生产潜力和发展压力,划分了9大耕地适宜性分区,探讨其评价结果在新增建设用地时空配置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王辛庄镇60%以上的土地都具有较强的耕地适宜性,约50%的土地都承载着较大的发展压力,不同的规划目标导向下具有不同的新增建设用地配置时空顺序。该适宜性评价方法为城市边缘带新增建设用地的配置提供了明晰的数据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生态位适宜度方法在基于GIS的耕地多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于婧 ;
聂艳 ;
周勇 ;
何佑勇 .
土壤学报, 2006, (02) :190-196
[2]   大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格局的定量化测度研究 [J].
陈晓军 ;
刘庆生 ;
张宏业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 (03) :260-265
[3]   基于RS和GIS的上海城建用地扩展研究 [J].
张心怡 ;
刘敏 ;
孟飞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6, (01) :29-33
[4]   人口转变与健康城市化——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重大选择 [J].
韦亚平 .
城市规划, 2006, (01) :20-27+79
[5]   基于G IS和模糊数学方法的多方案下农用土地多宜性评价 [J].
于婧 ;
周勇 ;
周清波 ;
任意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S1) :183-187
[6]   县域耕地的样地法评价 [J].
侯华丽 ;
郧文聚 ;
朱德举 ;
刘瑞平 ;
刘丽 ;
陈银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1) :62-67
[7]   耕地资源非农转化定量预测模型——以济南市为例 [J].
李宁 ;
郑新奇 .
资源科学, 2005, (06) :46-52
[8]   城市边缘带土地利用特征与土壤资源压力 [J].
李桂林 ;
陈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5) :579-583
[9]   山东省土地适宜性空间分析及其优化配置研究 [J].
郑宇 ;
胡业翠 ;
刘彦随 ;
赵庚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2) :60-65
[10]   基于GIS的湘中紫色土丘陵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以衡南县谭子山镇紫色土综合治理试验区为例 [J].
谢树春 ;
赵玲 .
经济地理, 2005, (01) :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