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办学自主权(1952—2012):政策变迁的制度解释

被引:64
作者
周光礼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大学办学自主权; 政策变迁; 同构逻辑; 认知逻辑; 积淀逻辑;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12.03.022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与落实取决于大学的自主性及外部控制的程度。中国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演变经历了建国十七年、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期三个阶段。政策变迁经历了集权—放权—集权—放权的多次反复,但始终没有跳出"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中国大学办学自主权之所以成为久拖不决的政策难题,主要源于宏观制度环境的制约、行动者认知方式的制约以及制度的历史累积效应的影响。任何政策变迁都涉及三个基本因素:环境、行动者和制度。政策变迁实质上就是行动者在一定环境制约下变革旧制度、创造新制度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6+139 +139-14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M].周光礼; 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中美大学学术管理.[M].别敦荣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回顾与检讨.[M].张俊洪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  
高等教育系统.[M].(美)克拉克(Clark;BurtonR.)著;王承绪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7]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政策六十年回顾与反思——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J].
周光礼 ;
吴越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05) :62-75
[8]   学术自由与大学办学自主权 [J].
周光礼 .
科技导报, 2002, (06) :28-32
[10]   高等院校应当是一个独立实体 [J].
孟明义 .
高等教育研究 , 1985, (01) :1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