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属性对农户选择种植作物的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

被引:12
作者
夏天
吴文斌
唐华俊
周清波
杨鹏
李正国
刘珍环
余强毅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农户作物选择; 家庭属性; 多因素方差分析; 宾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 [农业部门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1204 ;
摘要
【目的】微观层面的农户作物选择行为过程及其机制研究对于农业或农村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研究农户自身的家庭属性对其作物选择和作物种植更替的影响。【方法】以中国东北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黑龙江省的宾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农户调查,获取了384户农户调查数据;将调查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导入SPSS统计分析系统,利用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法解析农户家庭属性对选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及其它经济作物等五类作物的影响。【结果】总的来说农户的年龄、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人数和承包耕地类型条件等家庭属性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作物具有重要影响;年龄相对越大并且家庭劳动力较少的农户更趋向选择种植玉米,劳动力较多的农户更愿意选择种植大豆,当地种植小麦可能会对农户家庭收入有负面影响,传统的农民在耕地条件合适更加愿意选择种植水稻,家庭总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并且有文化的农户更加愿意选择种植经济作物。【结论】农作物实际种植过程中农户受到种植作物的工时量、种植作物所需农业知识水平、种植环境要求或资金投入产出比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农户家庭属性中相应的属性因素对农户选择行为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257 / 32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农户意愿的脆弱生态区生态补偿模式研究——以鄱阳湖区为例 [J].
韩鹏 ;
黄河清 ;
甄霖 ;
鄢帮有 ;
闫慧敏 ;
姜鲁光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4) :625-642
[2]   农户对替代生计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J].
江进德 ;
赵雪雁 ;
张丽 ;
侯成成 ;
李巍 ;
严江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4) :552-564
[3]   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J].
冷俊磊 ;
王畅 .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2, (01) :37-42
[4]   农户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J].
侯俊东 ;
吕军 ;
尹伟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3) :26-31
[5]   三工河流域油料作物的农户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ogistic模型和240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 [J].
朱慧 ;
张新焕 ;
焦广辉 ;
王哲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3) :372-381
[6]   中国农田水利管理效率及其农户参与性机制研究——基于随机前沿面的实证分析 [J].
张宁 ;
陆文聪 ;
董宏纪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3) :353-363
[7]   非农就业对农户种植多样性的影响:以江苏省泰兴市和宿豫区为例 [J].
钟太洋 ;
黄贤金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2) :187-195
[8]   农牧交错区农户作物选择机制研究——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 [J].
郝海广 ;
李秀彬 ;
谈明洪 ;
赵宇鸾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7) :1107-1118
[9]   吉林省敦化市乡村人群气候变化感知的偏差及群体分异研究 [J].
田青 ;
姚冬萍 ;
苏桂武 ;
刘健 ;
谢今范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 (03) :217-223
[10]   农户财富水平对种植品种多样化行为的影响分析 [J].
徐雪高 .
农业技术经济, 2011, (02)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