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来自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117
作者
孙早
肖利平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内部融资; 企业自主创新; 外部融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以中国2010—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1)内部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自主创新有显著的正面效应;(2)股权融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自主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债权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抑制作用。在考虑企业异质性之后,上述结论对融资约束程度低、年轻和小规模企业同样适用,但融资约束程度高、成熟和大规模企业自主创新则主要依赖于内部融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控股的企业中,融资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在私有产权的企业中,企业自主创新主要依赖于内部融资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对企业自主创新产生负面效应。本文还发现,企业集团化经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融资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在企业内部融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应该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水平,以达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新常态下政府如何推动转型升级.[N].林毅夫;.人民日报.2015,
[2]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美)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著;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
[3]   Do financing constraints matter for R&D? [J].
Brown, James R. ;
Martinsson, Gustav ;
Petersen, Bruce C.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2, 56 (08) :1512-1529
[4]   State-ownership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 on investment of Chinese-listed firms: new evidence [J].
Lin, Hsiang-Chun Michael ;
Bo, Hong .
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 2012, 18 (06) :497-513
[5]   Financing Innovation and Growth: Cash Flow, External Equity, and the 1990s R&D Boom [J].
Brown, James R. ;
Fazzari, Steven M. ;
Petersen, Bruce C. .
JOURNAL OF FINANCE, 2009, 64 (01) :151-185
[6]   Banks and innovation: Microeconometric evidence on Italian firms [J].
Benfratello, Luigi ;
Schiantarelli, Fabio ;
Sembenelli, Alessandro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 90 (02) :197-217
[7]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J].Stijn Claessens;Simeon Djankov;Larry H.P Lan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 1
[8]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J].
MODIGLIANI, F ;
MILLER, MH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 48 (03) :261-297
[9]   产业特征、公司治理与企业研发投入——来自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孙早 ;
肖利平 .
经济管理, 2015, 37 (08) :23-34
[10]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补贴的绩效研究 [J].
陆国庆 ;
王舟 ;
张春宇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