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二)

被引:94
作者
刘敦楠 [1 ]
曾鸣 [1 ]
黄仁乐 [2 ]
吉立航 [1 ]
陈启鑫 [3 ]
段金辉 [1 ]
李源非 [1 ]
机构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2]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3]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微平衡; 信息经济学; 分散化决策; 商业模式; 市场机制;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5.11.007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能源互联网是信息与能源深度融合的产物,更充分的信息获取,将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基于信息经济学原理,分析了能源与信息融合对能源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进而提出了能源互联网交易的微平衡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相比传统集中式能源交易的七大发展趋势。最后对能源互联网现有的以及可能存在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归纳分析,对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的发展给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057 / 30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3]   能源互联网——信息与能源的基础设施一体化 [J].
曹军威 ;
杨明博 ;
张德华 ;
明阳阳 ;
孟坤 ;
陈震 ;
林闯 .
南方电网技术, 2014, 8 (04) :1-10
[4]   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 [J].
董朝阳 ;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5) :1-11
[5]   基于资源环境价值理念的火电厂电力调度策略研究 [J].
刘绍银 ;
李善风 ;
唐从明 .
中国电力, 2013, (12) :141-143
[6]   关于能源互联网的认识与思考 [J].
查亚兵 ;
张涛 ;
谭树人 ;
黄卓 ;
王文广 .
国防科技, 2012, 33 (05) :1-6
[7]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调度模式之间的矛盾分析及应对措施 [J].
倪东海 ;
韩冬 ;
严正 ;
顾洁 .
华东电力, 2012, 40 (04) :617-620
[8]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研究 [J].
李桂香 ;
王挺 ;
温进化 .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6 (26) :7346-7349
[9]   电力行业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研究及实施 [J].
余勇 ;
林为民 .
信息网络安全, 2009, (12) :29-31
[10]  
全球能源互联网[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刘振亚,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