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CPS体系架构及其物理端研究

被引:26
作者
刘汉宇
牟龙华
机构
[1]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微电网; 架构; Agents; 云计算; 云端计算; 信息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11 [网络分析、电力系统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针对未来微电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提出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技术引入微电网建设中,建立微电网CPS。论述了建立微电网CPS的理由和必要性,给出其架构示意图,并提出了微电网CPS的6层控制体系框架,分别为应用层、网络层、连接层、协调层、调节层和物理层,对每个控制层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描述;通过对微电网CPS环境的云计算平台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可能会存在的大量端点资源浪费的问题,并提出采用云端计算方式代替当下的云计算方式的想法。在微电网CPS云端计算环境下,采用Agent技术,建立微电网CPS物理端节点的Agent模型,并对其行为进行了描述。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区域电网多模式DTS互联系统 [J].
王勇 ;
张国江 ;
赵家庆 ;
江叶峰 ;
汤必强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 31 (12) :82-85+91
[2]   微电网智能保护的分区方法 [J].
张宗包 ;
袁荣湘 ;
杨娟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 31 (06) :55-59
[3]   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信息平台 [J].
王德文 ;
宋亚奇 ;
朱永利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22) :7-12
[4]   基于各电网子公司职能的智能电网三层空间架构探讨 [J].
徐宏雷 ;
郑伟 ;
王维洲 ;
李学仕 ;
姚天亮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 38 (21) :91-95
[5]   基于multi-agent的云端计算融合模型的研究 [J].
徐小龙 ;
程春玲 ;
熊婧夷 .
通信学报, 2010, 31 (10) :203-211
[6]   电力CPS的架构及其实现技术与挑战 [J].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李雪 ;
董朝阳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16) :1-7
[7]   一种新型MAS的配电网保护和控制方案 [J].
孙辉 ;
刘前进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 38 (16) :24-29+34
[8]   赛博物理系统发展综述 [J].
林峰 ;
舒少龙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8) :1243-1248
[9]   云计算:构建未来电力系统的核心计算平台 [J].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林振智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15) :1-8
[10]   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技术的研究 [J].
李兴源 ;
魏巍 ;
王渝红 ;
穆子龙 ;
顾威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 37 (1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