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误判问题透视——以20起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为样本的分析

被引:235
作者
陈永生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冤案; 真凶; 原因; 反思; 刑讯逼供;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7.03.004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近年,我国媒体披露了一系列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这些冤案在罪刑分布、被告人的社会构成、律师辩护、侦破方式、空间分布以及得以纠正的原因方面都呈现出惊人的规律性。导致冤案出现的原因非常复杂,刑讯逼供、违法取证、忽视科技手段的运用、对无罪证据视而不见、轻视律师辩护、有罪推定是导致冤案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冤案所反映的片面追求破案率、检察机关和法院办案时难以保持独立、对案件的处理过分迁就社会舆论和被害人压力、公检法三机关过分重视相互配合而轻视相互制约、司法经费不足、对错案责任的规定过于严格等问题值得深刻反思和检讨。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6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死刑与误判——以美国68%的死刑误判率为出发点 [J].
陈永生 .
政法论坛, 2007, (01) :95-110
[2]   佘祥林冤案中的侦查错误剖析 [J].
毛立新 .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6) :43-46+73
[3]   佘祥林冤案背后亟待法治建构的正当侦查程序 [J].
龚德云 .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4) :24-27
[4]   “议行合一”对司法权的负面影响 [J].
张泽涛 .
法学, 2003, (10) :19-24
[5]  
巫婆点“迷津” 公安办冤案.[J].卞君瑜.法律与生活.2000, 08
[6]   叶县冤案纪实 [J].
张大奎 .
政府法制, 1998, (09) :20-23
[7]   法律职业的定位——日本改造权力结构的实践 [J].
季卫东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2) :63-86
[8]   警察和秩序法的基础 [J].
卡尔·海因里希·福里奥夫 ;
刘兆兴 .
环球法律评论, 1984, (02) :37-41
[9]  
修改刑事诉讼法必须重视的问题.[N].柯良栋;.法制日报.2007,
[10]  
河南一离奇刑案启动再审程序.[N].井长水;杨万洲;张惠君;.法制日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