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解痉调气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期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8
作者
张瑛 [1 ]
朱晨曦 [2 ]
谢腾 [1 ]
王淼 [1 ]
夏燕军 [1 ]
机构
[1]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医院针推科
[2]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卫生局
关键词
解痉针刺法; 中风后遗症痉挛期;
D O 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0.09.011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的针刺疗法(针刺解痉调气法)治疗疗效。方法将98例脑卒中痉挛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人,取肩髃、肩髎、尺泽、天井、合谷、极泉、后溪、三阴交、血海、解溪、足三里、委中穴,头针患侧对应运动区;手法为行浅刺多捻,针前注重押手的作用,在施术部位切按重压,快速进针,深度约0.5~1.0寸,行小幅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对照组48人,康复训练采用常规Bobath康复训练手法进行治疗;1次/d,40min/次。5次/周,15次为一疗程。完成2个疗程后做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08%;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解痉调气法能有效缓解脑卒中痉挛期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155 / 115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J].
王晓敏 .
实用全科医学, 2007, (10) :910-910
[2]   电针足三里应用于脑卒中后痉挛状态的可行性研究 [J].
公维军 ;
张通 ;
崔利华 ;
胡雪艳 ;
杨宇琦 ;
孙新亭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14 (12) :1165-1167
[3]   针刺结合功能训练对社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倪欢欢 ;
崔晓 ;
胡永善 ;
吴毅 ;
瞿佩育 ;
曾慧玲 ;
黄春水 ;
周翠侠 ;
史骏超 ;
姜宏 .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9, 6 (01) :27-30
[4]   针灸易化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瘫及ADL的影响 [J].
刘军祥 ;
王娟 ;
徐吉良 .
实用全科医学, 2007, (07) :620-621
[5]   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及继发并发症的影响 [J].
王友明 ;
付治安 ;
苏进营 ;
王拥军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 (12) :1099-1100+1106
[6]   阴阳配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 [J].
卢佩斯 ;
庄礼兴 .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07) :128-131
[7]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概况 [J].
李翔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 (04) :87-90
[8]   针刺结合Bobath疗法对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 [J].
曹娣 ;
刘军 ;
邱玲 ;
赵煜 ;
廖林科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 (10) :41-42
[9]   灯盏花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后上肢痉挛30例临床研究 [J].
王森 ;
刘洁 ;
罗海鸥 ;
唐勇 ;
蓝群 .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 (05) :393-394
[10]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J].
刘伍立 ;
欧阳建军 ;
岳增辉 ;
赵艳玲 .
中国针灸, 2003, (06)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