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化测度研究急需范式转移——4个W

被引:2
作者
吕斌
李国秋
机构
[1]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信息化; 测量方法; 中国;
D O I
10.16353/j.cnki.1000-7490.2005.05.020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我国进行信息化测度研究主要借鉴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波拉特方法和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法。但国际上90年代以后信息社会测度的进展很快,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测度范式。本文讨论了该范式的内容,形成过程,形成的背景,以及我国的研究如何与国际范式沟通、交流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15 / 517+522 +5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信息测度方法模型分析 [J].
郑建明 ;
王育红 .
情报学报, 2000, (06) :546-552
[2]   美国信息社会概念及其文化假设 [J].
李国秋 ;
吕斌 ;
不详 .
图书与情报 , 1996, (03) :70-72+69
[3]  
科学革命的结构[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著, 2003
[4]  
网络社会的崛起[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 2003
[5]  
信息化与经济发展 .2 伊藤阳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94
[6]  
日内瓦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原则宣言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