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业虚拟集群知识溢出效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20
作者
张帆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产业虚拟集聚; 空间集聚; 互联网金融; 知识溢出;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6.s1.058
中图分类号
F830.2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本文从金融产业本质特性出发,提出金融产业虚拟集聚概念,认为金融产业虚拟集聚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环境中金融产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其空间集聚发展的必然。研究发现金融产业虚拟集聚的要素基础是金融产品的虚拟和可量化特性,其决定了金融产品非常适合数字化编码和开放的、远距离数字化传播,而不易受地理范围的局限;金融产业虚拟集聚的产业基础是金融超越于实体经济界限的虚拟化特征;金融产业虚拟集聚产生的内在动因是金融产业实体集聚过程中所遇到的客户受限和集聚风险。随着金融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打破了传统金融产业的地理限制,缓解了金融产业空间集聚中不断积累的成本和风险,减弱了金融产业隐形知识的空间溢出局限,催生了虚拟金融机构的出现,成为了金融产业虚拟集聚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根据Teece的知识流动和学习概念模型,结合金融产业虚拟集聚的特点,认为金融产业虚拟集群的知识溢出活动主要受到溢出方和学习方进行知识溢出和知识学习的主观意愿、双方之间的广义距离、双方的信任程度、双方的知识能力和风险控制尺度等因素影响。通过引入金融产业虚拟集群知识溢出效率函数,改造凯尼尔斯空间知识溢出蜂巢模型,构建了金融产业虚拟集群知识溢出效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最后提出未来对金融产业虚拟集聚的研究,可以围绕静态和动态研究两大主要方向,针对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开展系统性的研究和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互联网金融:范畴、革新与展望 [J].
皮天雷 ;
赵铁 .
财经科学, 2014, (06) :22-30
[2]   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J].
陶娅娜 .
金融发展评论, 2013, (11) :58-73
[3]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金融产业集聚演化动因研究 [J].
刘超 ;
李大龙 .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10) :55-62
[4]   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研究评述 [J].
王蕾 .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16 (16) :38-39
[5]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谢平 ;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
[6]   金融集聚的动因研究 [J].
王丹 ;
叶蜀君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34(S4) (S4) :22-22
[7]   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外部环境分析及策略建议 [J].
钱峰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2, (06) :15-20
[8]   金融集聚的内在动因分析 [J].
黄解宇 .
工业技术经济, 2011, 30 (03) :129-136
[9]   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 [J].
施卫东 .
经济经纬, 2010, (06) :132-136
[10]   金融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J].
兰芳 .
当代经济, 2010, (13) :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