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问题研究评述

被引:54
作者
刘澜飚
宫跃欣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关键词
影子银行; 次贷危机; 金融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0.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2007年发生的美国次债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事件。本次事件当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影子银行"的存在。影子银行系统作为现代美国金融体系最具创新性的金融安排机制,成为了推动本次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并蔓延至全世界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既有关于影子银行问题的产生、发展、原因等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影子银行在当代金融体系中的意义、地位及其管理进行判断,进而审视中国类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及监管改革 [J].
钟伟 ;
谢婷 .
中国金融, 2011, (12) :33-35
[2]   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 [J].
李扬 .
中国金融, 2011, (12) :31-32
[3]   “影子银行”:“剿”还是“抚”? [J].
谈佳隆 .
中国经济周刊, 2011, (21) :64-65
[5]   美国次贷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的金融分析 [J].
易宪容 ;
王国刚 .
金融研究, 2010, (05) :41-57
[6]   金融危机下的全球金融监管走向及展望 [J].
巴曙松 .
西南金融, 2009, (10) :11-14
[7]   “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 [J].
易宪容 .
江海学刊, 2009, (03) :70-76+238
[8]   The Economics of Structured Finance [J].
Coval, Joshua ;
Jurek, Jakub ;
Stafford, Erik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9, 23 (01) :3-25
[9]  
Derivatives, Portfolio Composition, and Bank Holding Company Interest Rate Risk Exposure[J] . Beverly J. Hirtle.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 1997 (2)
[10]  
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内涵与未来 .2 郑联胜. PolicyBriefNo.09035 .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