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服从倒U型曲线关系吗——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重新解读

被引:46
作者
邓晓兰 [1 ]
鄢哲明 [1 ]
武永义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陕西省财政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经济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广义可加模型;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4.02.004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选用1995—201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半参数广义可加模型,研究分析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关系以及其形成机制和区域差异。结果显示:(1)在全国层面上,伴随着经济发展,碳排放轨迹表现为单调递增形态,而非传统的EKC假说所描述的"倒U型";(2)规模效应与碳排放显著正相关,技术效应显著地促进了碳减排,组合效应不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且由于规模效应主导了碳排放变动,因此形成了中国单调上升的二氧化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3)不同区域的碳排放轨迹存在差异,与其他地区相比,煤炭资源丰裕地区的CKC曲线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单调上升形态。本文政策含义是中国低碳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以及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层次性,制定统筹不同区域差异化的碳减排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低碳经济背景下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研究 [J].
胡宗义 ;
刘亦文 ;
唐李伟 .
统计研究, 2013, 30 (02) :73-79
[2]   地区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基于脱钩理论和CKC的实证分析 [J].
王佳 ;
杨俊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 35 (01) :8-18
[3]   中国碳排放的EKC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赵爱文 ;
李东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 (10) :107-115
[4]   我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脱钩和三层完全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 [J].
仲云云 ;
仲伟周 .
财经研究, 2012, 38 (02) :123-133
[5]   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 [J].
庞瑞芝 ;
李鹏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36-47+59
[6]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 [J].
李锴 ;
齐绍洲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60-72+102
[7]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 [J].
陈诗一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124-143
[8]   空间依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重新解读中国的EKC假说 [J].
魏下海 ;
余玲铮 .
探索, 2011, (01) :100-105
[9]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杜立民 .
南方经济, 2010, (11) :20-33
[10]   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J].
魏巍贤 ;
杨芳 .
统计研究, 2010, 27 (07) :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