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的四大主题探析

被引:6
作者
唐国华 [1 ]
刘爱文 [2 ]
卢锦萍 [3 ]
机构
[1]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3] 江西省社科院文化研究部
关键词
空间;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采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打破了新经济地理学视空间为绝对容器的传统观念,赋予空间以主体的地位,从而有力地阐释了后现代社会中空间景观的变化与异化。本文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研究主题归结为空间生产、集体消费、弹性积累以及不平衡发展,深入分析探讨了它们的内在作用机理,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在空间维度上的矛盾与冲突。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卫·哈维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述评 [J].
董慧 .
哲学动态, 2008, (05) :65-69
[2]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J].
龙迪勇 .
江西社会科学, 2006, (10) :61-72
[3]  
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M].包亚明; 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4]  
希望的空间.[M].(美)大卫·哈维(DavidHarvey)著;胡大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M].(英)高登·克拉克(GordonL.Clark);(美)马瑞兰·费尔德曼(MaryannP.Feldman);(加)默瑞克·格特勒(MericS.Gertler)主编;刘卫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
[6]  
后现代地理学.[M].(美)爱德华·W.苏贾(EdwardW.Soja)著;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