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河流污染的“边界效应”与减排政策效果研究——基于重点断面水质监测周数据的检验

被引:65
作者
李静
杨娜
陶璐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边界效应; 河流污染; 最邻近匹配; 双重差分; 重点监测断面;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5.03.003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0815 ;
摘要
中国地方政府特殊的竞争行为和政绩考核机制使环境成为"逐底竞争"的牺牲品,跨境河流极易形成污染的行政"边界效应"。本文基于2004-2013年9大水系重点监测断面周数据,运用OLS和最邻近匹配(Nearest Neighbor Matching,NNM),考察了行政边界对河流污染程度的影响;利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检验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减排政策对"边界效应"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OLS还是NNM都证实确实存在较为明显的"边界效应",发现边界监测点的污染水平比非边界监测点的污染水平分别高出16%(净pH值)、105.02%(化学需氧量)和90.02%(氨氮)。五年规划的节能减排政策确实有利于缓解严重的"边界效应",但仅限于纳入考核指标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研究对于逐步弱化经济考核、规范地方考核办法、鼓励区域间环境合作治理以及出台合理的生态补偿方案都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地方官员的专业禀赋与经济增长——以中国省委书记、省长的面板数据为例[J]. 张尔升.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2(01)
[2]   辖区经济增长绩效与省长省委书记晋升 [J].
王贤彬 ;
张莉 ;
徐现祥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1) :110-122
[3]   流域跨区污染生态补偿机制分析 [J].
曹国华 ;
蒋丹璐 .
生态经济, 2009, (11) :160-164
[4]   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政策——来自中国省份数据的证据 [J].
杨海生 ;
陈少凌 ;
周永章 .
南方经济, 2008, (06) :15-30
[5]   地方行政分割与流域水污染治理悖论分析 [J].
胡若隐 .
环境保护, 2006, (06) :65-68
[6]   流域管理机构:国际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建议 [J].
沈大军 ;
王浩 ;
蒋云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1) :86-95
[7]   基于水权分配与交易的水管理机制研究——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J].
刘文强 ;
翟青 ;
顾树华 .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1, (01) :1-4
[8]   淮河流域省界水质标准的确定——以淮河流域为例 [J].
林巍 ;
郭京菲 ;
傅国伟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1) :12-16
[9]   Global regime formation or complex institution building? The principled content of International river agreements [J].
Conga, K ;
Wu, FS ;
Mei, CG .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2006, 50 (02) :263-285
[10]  
Transboundary spillovers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J] . Hilary Sigma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