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异质性企业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

被引:19
作者
汤毅
尹翔硕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全要素生产率; 半参数估计; 异质性企业;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4.11.009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大型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将贸易自由化分为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同时采用半参数估计方法测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克服联立性和样本选择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即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的"正向效应"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的"负向效应"。在区分企业出口状态、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企业规模大小之后,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会对不同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关税减免的情况下,非出口企业从贸易自由化中的受益要大于出口企业,私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大,其次是外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而国有企业的生产率反而会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贸易自由化、企业异质性与出口动态——来自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证据 [J].
毛其淋 ;
盛斌 .
管理世界, 2013, (03) :48-65+68+66
[2]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J].
聂辉华 ;
江艇 ;
杨汝岱 .
世界经济, 2012, 35 (05) :142-158
[4]   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 [J].
余淼杰 .
经济研究, 2010, 45 (12) :97-110
[5]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张轶凡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09-826
[6]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Firm Productivity: The Case of India[J] . Petia Topalova,Amit Khandelwal.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11 (3)
[7]  
Creative accounting or creative destruction? Firm-leve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J] . Loren Brandt,Johannes Van Biesebroeck,Yifan Zhang.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11 (2)
[8]  
Trade Liberalization, Intermediate Inputs,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Indonesia[J] . Mary Amiti,Jozef Koning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7 (5)
[9]   Robustness of productivity estimates [J].
Van Biesebroeck, Johannes .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7, 55 (03) :529-569
[10]  
Trade policy, trade volumes and plant-level productivity in Colomb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 Ana M. Fernand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