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TOAST分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27
作者
陈应柱
邵国富
吴冠会
包仕尧
机构
[1]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死; 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病因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152例住院ACI患者进行血清hs-CRP水平测定,并按照TOAST标准分为5大亚型,分析TOAST各亚型与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本组TOAST各亚型构成比为:不明原因型41·45%,小动脉闭塞型34·87%,心源性栓塞型5·26%,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5·79%,其他明确病因型2·6%。心源性栓塞型hs-CRP水平(11·60±7·85)mg/L、hs-CRP阳性率(87·50%)最高,阳性者hs-CRP水平(25·14±5·12)mg/L亦最高;其余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0·77±4·27)mg/L、其他明确病因型(6·45±3·25)mg/L、不明原因型(4·09±5·65)mg/L,而小动脉闭塞型(3·99±0·56)mg/L最低。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年龄、收缩压、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与血清hs-CRP值呈显著正相关(r=0·1640、0·2489、0·2066、0·1866、0·3029、0·2224,均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随TOAST亚型的不同而变化,hs-CRP可能在ACI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血清hs-CRP水平增高可作为病情评估的指标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王爱民 ;
周颖 ;
肖波 ;
张智博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5, (02) :153-154
[2]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 [J].
高建国 ;
周农 ;
翟金霞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5, (01) :43-44
[3]   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和预后 [J].
吴丽娥 ;
刘鸣 ;
张月辉 ;
赵晓玲 ;
杨杰 ;
谈颂 ;
张世洪 ;
吴波 ;
谭燕 ;
王清芳 ;
王丽春 ;
李伟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 (04) :9-12
[4]   急性脑梗死患者24h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相关研究 [J].
高路 ;
南佳彦 ;
姜保周 ;
许寒炬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 (03) :175-177
[5]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关系 [J].
郭毅 ;
周志斌 ;
姜昕 ;
赵宏文 ;
陈实 ;
古坤毅 ;
马可夫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3, (05) :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