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分析

被引:59
作者
张小蒂 [1 ]
李晓钟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 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全要素生产率; 索洛剩余; 技术进步;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5.11.00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通过对1978 ̄2003年间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测算了我国及长三角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与索洛剩余。实证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年均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年均索洛剩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技术进步的动力主要源于市场化、国际化取向的制度变迁,这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在对沪、苏、浙三地的索洛剩余作了测算与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其区域技术进步机制的不同特点。这可为我国其他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提供有益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 2004
[2]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王小鲁,樊纲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