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与市场基准利率选择

被引:5
作者
赵经涛
李宁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关键词
货币政策框架; 数量型调控; 价格型调控; 公开市场操作;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处于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过渡的关键阶段。深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必要性、现实性和过渡阶段经济金融领域的相关改革,是近年来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综合运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向量自回归(VAR)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框架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并对价格型调控框架下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比较适合作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框架下的市场基准利率。为了充分发挥Shibor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功能,下一步要继续深化经济金融领域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制和机制,创新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和方式,推动货币政策框架顺利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M].盛松成;翟春.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2]  
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M].向松祚; 邵智宾;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金融市场化改革中的货币市场.[M].李格平;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M].曾宪久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5]   货币政策的发展、挑战与前瞻 [J].
张晓慧 .
中国金融, 2015, (19) :28-30
[6]   金融改革发展及其内在逻辑 [J].
周小川 .
中国金融, 2015, (19) :11-17
[7]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改变了吗?——基于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比较分析 [J].
潘锡泉 .
江汉学术, 2015, 34 (02) :56-64
[8]   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规则、货币供应量规则和贷款规则的比较和检验 [J].
叶茂 ;
胡新天 .
学术研究, 2015, (03) :85-94+160
[9]   货币供应量管理实践 [J].
徐诺金 ;
梁斌 .
中国金融, 2015, (02) :15-17
[10]   货币需求稳定性、货币目标制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改革 [J].
程贵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 (11) :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