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

被引:235
作者
王永炎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号
关键词
辨证/方法; 辨证论治; 证候;
D O I
10.13288/j.11-2166/r.2004.10.003
中图分类号
R24 [中医临床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2 ;
摘要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证候是人体对疾病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的概括,是辨证的结果和论治的依据,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础,体现了中医学理论特色与优势。以信息学方法诊释.证候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特征。学者们关注着证候学与辨证方法体系的研究,企盼着被认可、能推广、立得住的证候规范,当然规范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制订.以体现中医学术自身的规律。遵循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原则,完善与推广辨证方法体系。证候因素,应证组合,降维升阶,从系统复杂性出发回归到清晰明了的规则,从非线性设计过渡到线性结果;从个案分析研究开始,推广到群体诊疗方案大样本的疗效观察。
引用
收藏
页码:729 / 731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