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及区位因素分析——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

被引:16
作者
杨洪焦
孙林岩
梁冬寒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聚集度; 变动趋势; 区位因素;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09.09.004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426.6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旨在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考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并重点研究产业聚集的区位因素。首先利用Gini系数、Hoover系数以及EG系数对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从1988-2005年的产业聚集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通过构建行业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制度因素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聚集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便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从其变动趋势上来看呈现出倒U型曲线特征;(2)从聚集地的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两极分化严重;(3)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制度因素分别对产业聚集有显著的影响,沿海地区较之内陆地区更有利于产业聚集,基础设施好、企业数量多、人力资本大、对外开放度高和地方保护程度低的地区相对更容易形成产业聚集地;此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数量、对外开放度和地方保护在当前是影响产业聚集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35 / 13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趋势——基于三大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J].
殷德生 ;
唐海燕 .
世界经济研究, 2007, (12) :3-9+86
[2]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
金煜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6, (04) :79-89
[3]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 [J].
王子龙 ;
谭清美 ;
许箫迪 .
中国软科学, 2006, (03) :109-116
[4]   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 [J].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研究, 2006, (03) :103-114
[5]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J].
罗勇 ;
曹丽莉 .
经济研究, 2005, (08) :106-115+127
[6]   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 [J].
白重恩 ;
杜颖娟 ;
陶志刚 ;
仝月婷 .
经济研究, 2004, (04) :29-40
[7]   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 [J].
梁琦 .
统计研究, 2003, (09) :21-25
[8]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Agglomeration,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al in Indonesi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 ?rjan,Sj?berg,Fredrik Sj?holm.Economic Geography . 2004 (3)
[9]  
Cultural industries,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city: the example of natural history film-making in Bristol[J] . Keith Bassett,Ron Griffiths,Ian Smith.Geoforum . 2002 (2)
[10]   The determinants of agglomeration [J].
Rosenthal, SS ;
Strange, WC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1, 50 (02) :191-229